宏觀經濟環境惡劣、鋼鐵行業不景氣、供求關系不平衡……這樣的不利局面影響著西鋼的生產經營,但影響不了西鋼改革前進的步伐。步入9月份,公司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改革發展重點工作,組織領導干部前往生產一線開展形勢任務宣講,號召全體干部職工統一思想、提振信心,為進一步推動改革任務落地,開啟一場“保衛家園”的絕地反擊。在公司改革政策的傳達下,公司各單位改革信心倍增,干部職工干勁十足。這不,“動起來”的鐵鋼軋分廠正熱火朝天。
提升士氣 整裝再出發
“那邊需要擰緊一點。”“還有,這邊先停下,大伙兒一起抬個鋼板。”“這個得先量好尺寸才能往上裝。”……在3#高爐圖拉法平臺現場,檢修負責人高聲指揮著。每名參加檢修的職工都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工作中,用心干好自己的活兒,拼盡全力保障生產前檢修順利完成。
高爐機電工段檢修工冉明亮近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對設備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排查,還要開展設備備件更換、潤滑、維護等工作。冉明亮一邊擦汗一邊說:“不能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現在的我很珍惜崗位,對我來說如果設備保養基礎工作做不好、不徹底,導致高爐運行不穩,那不就是等于砸自己的飯碗么。”
哪里的活最險、最重、最急,哪里就有高爐機電工段段長王存福的身影。面對小套更換、熱風爐隱患排查這些檢修“重頭戲”,他都親力親為、爭分奪秒,確保每一項檢修任務都保質保量完成。“只要高爐復產后,設備能穩順運行,現在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預先順其事 必先利其器
董寶亮是鐵鋼軋分廠設備室主任,此次檢修他深感責任重大。“轉爐、連軋的能否順利復產,是公司關注的大事,也是檢驗我們設備人員綜合實力的‘大考’。”董寶亮表示,檢修任務開始前,他就帶領設備室機電人員做足了準備工作,提前對高爐及轉爐、連軋5大類、213項檢修項目進行了科學細致地推演,并制作了電纜架門、電氣固定工裝等特殊檢修器具,保證檢修工作萬無一失。
隨著檢修工作的開始,董寶亮迅速投入到了具體任務中。由于對檢修涉及的施工步驟、技術要求、注意事項全部進行了交底,所以干起活來也是得心應手。“檢修沒有結束,我們就不能松懈。”為了確保能夠按計劃完成檢修工作,董寶亮每天都盯在現場。高爐圖拉法平臺、高爐35米平臺、高爐爐頂、轉爐爐后平臺、軋鋼冷床、軋鋼加熱爐……只要是檢修設備旁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鐵鋼軋分廠的干部職工不僅僅在檢修現場干勁十足,在生產的2#高爐也是一派熱鬧有序的場景,爐臺上鐵花飛濺,鐵水似火龍奔騰,職工來回穿梭……
立足崗位 精益求精
在2#高爐火紅的爐臺前,爐前操作工王啟臻正熟練地穿戴好防護用具,麻利地拿起測溫槍,轉彎、前進、測溫、抬頭……“值班室,現在測溫1506攝氏度,鐵水溫度正常。”王啟臻望著出鐵口蜿蜒的“紅龍”,眼中閃爍著金紅的光芒。他深知,測溫操作雖然簡單,但必須要全神貫注,容不得一絲馬虎,每一個數值都關乎著鐵水的質量。
為保障后期的生產能力,鐵鋼軋分廠高爐作業區自上而下提前把穩產順行的措施落到實處。在2#高爐主控室內,高爐作業區作業長張學紅、氣體工段熱風爐班長馬元珍正對生產指標進行探討,另一邊的爐前班長楊正浦緊盯儀表,從上百個生產參數中觀察風量風壓、下料速度及爐溫變化,不斷進行精細調整。小小的主控室一瞬間變成了指揮部,2#高爐的干部職工們為了讓各工序精密配合、協同高效,認真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腦中只有一個想法——高爐穩順運行。
20分鐘出鐵時間短暫卻又美麗,然而張學紅他們的目光早已不在此處,因為對于高爐人來說下一爐鐵水永遠都更具有挑戰性,也更讓人期待,正如他們期待著西鋼的未來一樣,明天一定會更好。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公司變得越來越好,全面實現扭虧脫困,這就是我們現在心中的目標。”張學紅代表鐵鋼軋分廠的干部職工說出了大家的心聲,他們把一腔熱情化作一縷縷“火樹銀花”,從立足崗位著手,抓檢修、護設備、保穩順,用踏踏實實的實際行動擘畫著西鋼的美好未來。